• [单选题]引起虚寒证的阴阳失调是
  • 正确答案 :B
  • 阳偏衰

  • 解析:阳虚则寒之阳虚,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失于温煦,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变化。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或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一般地说,其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故选B。

  • [单选题]“虚则补之,实则泻之”所属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A
  • 逆治法


  • [单选题]主治米、面、薯、芋类积滞的药是
  • 正确答案 :C
  • 麦芽


  • [单选题]石菖蒲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D
  • 开窍醒神,化湿和胃,宁神益志


  • [单选题]能补血、活血、调经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A
  • 当归


  • [单选题]腹痛寒邪内阻证,若寒实积聚,大便不通者,可改用
  • 正确答案 :C
  • 大黄附子汤


  • [单选题]患者,女,58岁。2年前出现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此病证候诊断是
  • 正确答案 :B
  • 肝气郁结

  • 解析:患者以精神抑郁为主症,病属中医”郁证”范畴,精神抑郁,情绪不宁,胸部满闷,胁肋胀痛,痛无定处,脘闷嗳气,不思饮食,大便不调,苔薄腻,脉弦。其证属肝气郁结,治法:疏肝解郁,理气畅中。方药:柴胡疏肝散加减。

  • [单选题]患者,女,50岁。自觉午后发热近2个月,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有固定痛处,面色晦暗,舌质青紫,有瘀点,脉涩。本证候的证机概要是
  • 正确答案 :A
  • 血行瘀滞,瘀热内生

  • 解析:患者以午后发热近2个月为主症,其病属中医“内伤发热”范畴,自觉午后发热近2个月,口燥咽干,但不多饮,肢体有固定痛处,面色晦暗,舌质青紫,有瘀点,脉涩。其证属血瘀发热证,其证机概要:血行瘀滞,瘀热内生。治法:活血化瘀。代表方:血府逐瘀汤加减。

  • [单选题]关于蛇毒,描述不正确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新鲜蛇毒呈弱碱性

  • 解析:蛇毒是一种复杂的蛋白质混合物,含有多种毒性蛋白。新鲜蛇毒为粘稠液体,呈弱酸性,透明或淡蓝色,含水量约65%,比重1.030~1.080,加热65℃以上容易破坏,新鲜蛇毒,与空气接触易起泡沫,在常温下易变性腐败,丧失其毒性,冰箱内冷藏15~20天毒性不变,经真空干燥,或冷冻干燥处理的蛇毒可保持原毒力25年以上。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经间期出血脾气虚证的主要证候是
  • 正确答案 :A
  • 经间阴道少量出血,色鲜红,质稠

  • 解析:经间期出血脾气虚的主要证候是经间期出血,量少,色淡,质稀,神疲体倦,气短懒言,食少腹胀,舌淡,苔薄,脉缓弱。

  • [单选题]痄腮腮部肿胀,是由于风温邪毒壅结于
  • 正确答案 :C
  • 足少阳胆经

  • 解析:本证为风温邪毒,从口鼻而入,壅阻少阳经脉,郁而不散,结于腮部而发腮肿,故足少阳胆经为最佳选择。其他A、B、D、E循行部位与腮部关系较少,故非正确选择。

  • [单选题]在腹部,距前正中线4寸的经脉是
  • 正确答案 :B
  • 足太阴脾经

  • 解析:胸腹部经脉分布:前正中线一任脉,肾经一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0.5寸;胃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2寸;脾经-在胸部旁开前正中线6寸,腹部旁开前正中线4寸。故本题答案选B。

  • [单选题]崩漏的主证是血证,故临证时首辨
  • 正确答案 :B
  • 出血期还是止血后

  • 解析:崩漏以无固期性的阴道出血为辨证要点,临证时结合出血的量、色、质变化和全身证候辨明寒、热、麦、实。故选B。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不属疠气致病特点的是
  • 正确答案 :B
  • 有明显的季节性


  • [单选题]主治风寒表虚证的方剂是( )。
  • 正确答案 :B
  • 桂枝汤


  • [单选题]白疕皮疹呈点滴状,发展迅速,颜色鲜红,层层银屑,瘙痒剧烈,抓之点状出血,伴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大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证属( )。
  • 正确答案 :A
  • 血热内蕴证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推荐科目: 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 口腔执业医师实践技能 口腔执业助理医师 中医执业医师(一阶段)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 中西医结合执业助理医师实践技能 公卫执业医师 公卫执业助理医师 乡村全科执业助理医师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