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经脉有表里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足厥阴与足少阳

  • 解析: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饮食物的消化、吸收和精微物质在体内的布散主要依赖的是
  • 正确答案 :A
  • 脾主运化


  • [单选题]《素问·痹论》认为行痹是因
  • 正确答案 :A
  • 风气胜


  • [单选题]诸禁鼓栗,如丧神守,皆属于
  • 正确答案 :D

  • [单选题]性味苦寒的药物大多具有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C
  • 清热燥湿

  • 解析:苦味:能泄、能燥、能坚   ①苦泄——通泄大便,治疗便秘。   降泄气逆,治疗咳喘、呕吐等。   清泄火热,治疗火热证。   ②苦燥——燥湿作用,治疗湿证。如苦温药,苦温燥湿,用于寒湿证;苦寒药,苦寒燥湿,用于湿热证均属湿证。

  • [单选题]下列哪组是均能清热解毒,息风止痉的药物
  • 正确答案 :C
  • 牛黄、熊胆

  • 解析:牛黄   【功效】化痰开窍,凉肝息风,清热解毒。 熊胆   功效清热解毒,息风止痉,清肝明目。

  • [单选题]以下哪组药物可补脾肺气虚证
  • 正确答案 :C
  • 党参、黄芪、山药

  • 解析:党参   性能:甘,平。归脾、肺经。   功效:补脾肺气,补血,生津。2012   应用:   1.脾肺气虚证。   2.气血两虚证。   3.气津两伤证。   4.气虚外感及正虚邪实之证,以扶正祛邪。 黄芪  功效:补气健脾,升阳举陷,益卫固表,利尿消肿,托毒生肌。   应用:   1.脾气虚证。为补中益气要药,能升阳举陷。   2.肺气虚证。   3.气虚自汗证。2013   4.气血亏虚,疮疡难溃难腐,或溃久难敛。   5.痹证、中风后遗症。能补气以行血。   山药   功效:益气养阴,补脾肺肾,固精止带。   主治病证:   1.脾虚证。   2.肺虚证。   3.肾虚证。   4.消渴气阴两虚证。

  • [单选题]银翘散的组成药物除银花、连翘、荆芥穗、淡豆豉、牛蒡子外,其余的是
  • 正确答案 :D
  • 薄荷、竹叶、桔梗、甘草


  • [单选题]下列各项中,除哪项外均属八正散的组成药物
  • 正确答案 :D
  • 茯苓、猪苓

  • 解析:八正散的组方木通、滑石、车前子、瞿麦、萹蓄、大黄、栀子、灯心、甘草

  • [单选题]触摸病人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以诊察病情,称为
  • 正确答案 :C
  • 诊尺肤

  • 解析:诊尺肤:即触摸从肘部内侧至掌后横纹处之间的皮肤

  • [单选题]下列哪项是阳明经证与阳明腑证的鉴别要点
  • 正确答案 :C
  • 有无燥屎内结

  • 解析: 1.阳明经证   身大热,汗大出,大渴引饮,面赤气粗,心烦,苔黄燥,脉洪大。(四大证)   2.阳明腑证   日晡潮热、腹满痛、拒按,便秘、甚则神昏谵语,脉沉实等为主要表现。

  • [单选题]可引起血小板减少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B
  • 脾功能亢进


  • [单选题]关于脑复苏的治疗措施,下列哪项描述不恰当?(  )
  • 正确答案 :D
  • 早期不宜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 解析:肾上腺素是心肺复苏中的首选药物,具有α与β肾上腺能受体兴奋作用,有助于自主心律的恢复。

  • [单选题]疔的最早记载见于( )
  • 正确答案 :A
  • 《素问·生气通天论》


  • [单选题]中医学认为六腑的主要生理特点是
  • 正确答案 :C
  • 传化物而不藏,实而不能满


  • [单选题]卫生法中的民事责任主要是
  • 正确答案 :D
  • 财产责任

  • 解析:民事责任特征  (1)主要是财产责任;  (2)是一方当事人对另一方的责任;  (3)是补偿当事人的损失;  (4)在法律允许的条件下,民事责任可由当事人协商解决。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泌尿外科学(中级)[代码:321] 烧伤外科学(中级)[代码:323] 妇产科学(中级)[代码:330] 皮肤与性病学(中级)[代码:338] 肿瘤放射治疗学(中级)[代码:343] 口腔医学(中级)[代码:353] 职业卫生(中级)[代码:363] 健康教育(中级)[代码:365]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急诊医学(中级)[代码:392]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