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A

69

题目:某砌体房屋,顶层端部窗洞口处立面如图5-6(Z)所示,窗洞宽1.5m,现浇钢筋混凝土屋面板。板底距离女儿墙顶1.02m。若外纵墙厚240mm(墙体自重标准值为5.0kN/m[SB2.gif]),已知传至15.05m标高处的荷载设计值为35kN/m,砌体采用MU10级烧结普通砖、M7.5级混合砂浆砌筑,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为B级。 提示:按永久荷载效应控制组合计算。 [JZ634_279_1.gif]

查看原题查看所有试题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

  • [单选题]承重墙梁,各部分尺寸见下图及下表,托梁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纵向受力钢筋采用HRB335,砖强度为MU10,水泥砂浆强度等级采用M5,荷载设计值Q1=23.8kN/m,Q2=116kN/m。 [LXL20160205_1_156.gif] [LXL20160205_1_157.gif]
  • 计算弯矩系数α[XBM.gif]=0.450,计算轴力系数η[XBN.gif]=1.450,则托梁跨中截面的弯矩Mb和轴心拉力Nb与下列(  )组数据最为接近。

  • 347.7kN.m;238.6kN

  • 解析:3.M1=Q1l[XB02.gif]/8=23.8×6.052/8=108.89kN.m;M2=Q2l[XB02.gif]/8=116×6.052/8=530.74kN.m;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式(7.3.6-1),Mb=M1+αMM2=108.89+0.450×530.74=347.7kN.m;根据式(7.3.6-2),Nb=ηNM2/H0=1.45×530.74/3.225=238.6kN。

  • [单选题]某建筑物按抗震要求为乙类建筑,条形基础及地基土的剖面见下图。基础底面以下各土层的厚度、土性指标、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临界值及液化指数示于下表。按地震作用效应组合计算时,作用于基础顶面的竖向荷载F=500kN。 液化地基处理表 [LXL20160214_1_149.gif] 土层的厚度与计算参数 [LXL20160214_1_150.gif]
  • 本题的持力层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最接近于(  )kPa。

  • 243.2

  • 解析:1.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4条,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修正:f[XBxa.gif]=f[Xbak.gif]+ηbγ(b-3)+η[XBzd.gif]γ[XBzm.gif](d-0.5)。式中,由黏性土e和I[XBL.gif]均小于0.85,查表5.2.4得深宽修正系数为:ηb=0.3,η[XBzd.gif]=1.6;则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f[XBxa.gif]=f[Xbak.gif]+η[XBzd.gif]γ[XBzm.gif](d-0.5)=200+1.6×18×1.5=243.2kPa。 2.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第4.2.3条规定,由黏性土f[Xbak.gif]=200kPa,查表4.2.3得地基土抗震承载力调整系数ζ[XBxa.gif]=1.3,则调整后的地基抗震承载力为:f[XBaE.gif]=ζ[XBxa.gif]f[XBxa.gif]=1.3×243.2=316.16kPa。 3.根据《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11)第5.2条,地基承载力需满足:基底处平均压力不应超过修正后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将上题计算得的地基抗震承载力的值代入以下公式即可求得基础宽度为: [LXL20160215_1_32.gif], 说明基础宽度1.81m能满足抗震设计要求。 4.根据《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2002)第8.2.2条,正方形布置,砂石桩的间距按下式进行计算:[LXL20160215_1_33.gif]式中,s为砂石桩间距;d为砂石桩直径;ξ为修正系数,当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可取1.1~1.2;不考虑振动下沉密实作用时,可取1.0;e0为地基处理前砂土的孔隙比,可按原状土样试验确定,也可根据动力或静力触探等对比试验确定;e1为地基挤密后要求达到的孔隙比。故砂石桩的间距为: [LXL20160215_1_34.gif]。

  • [单选题]在某大城市市中心有一特重要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的大楼,如下图所示,外形和质量沿房屋高度方向均基本呈均匀分布。房屋总高H=130m,通过动力特性分析,已知T1=2.80s,房屋的平面L×B=50m×30m。现已知该市按50年一遇的风压为0.55kN/m2,100年一遇的风压为0.60kN/m2。则该楼顶点处的风荷载标准值wk最接近于(  )kN/m2。平立面尺寸 [LXL20160215_1_144.gif]
  • 1.7

  • 解析:该楼属于特别重要、高度超过60m且对风荷载较为敏感的大楼,其基本风压应按100年一遇的标准取用,即w0=0.60kN/m2;结构基本自振周期T1=2.80s。 城市市中心地面粗糙度类别为D类,且可得:[LXL20160215_1_183.gif]=0.60×(2.80)2=4.70kN?s2/m2; 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查表3.2.6-1得,脉动增大系数ξ=1.491;脉动影响系数υ根据表3.2.6-2确定。 已知H=130m,当H/B=2.0时,υ=0.468;当H/B=3.0时,υ=0.490。 则当H=130m,H/B=130/50=2.6时,υ为0.481。 根据H=130m,D类地面粗糙度,查表3.2.3可得,μ[XBzz.gif]=1.474。 大楼顶点处的振型系数为:[LXL20160215_1_184.gif], 则:在房屋顶点处的风振系数为:[LXL20160215_1_185.gif] 风荷载体型系数根据3.2.5条第3款取1.3;作用于屋顶处的风荷载标准值为: [LXL20160215_1_186.gif]。

  • [单选题]某现浇框架-核心筒高层建筑结构,地上35层高130m,内筒为钢筋混凝土,外周边为型钢混凝土框架,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丙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g,场地类别为Ⅱ类,阻尼比ζ=0.04,结构的基本自振周期T[XBzl.gif]=2.0s,周期折减系数取0.8。
  • 外周边框架底层某中柱,截面700mm×700mm,混凝土强度等级C50(f[XBzc.gif]=23.1N/mm2),内置Q345型钢(f[XBxa.gif]=295N/mm2),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19000kN,剪跨比λ=2.4。当要求柱轴压比μ[XBN.gif]≤0.8时,其采用的型钢截面面积应最接近于(  )mm2

  • 45720


  • [单选题]关于砌体房屋静力计算方案,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刚性方案房屋在竖向荷载作用下,墙(柱)在每层高度范围内可近似看作两端铰支的竖向构件

  • 解析:根据《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 50003—2011)第4.2.3~4.2.5条,刚性方案应区分单层与多层房屋,对单层房屋,无论竖向或水平荷载,墙均可视为上端不动铰支于屋盖,下端嵌固于基础的竖向构件。C项仅适用于多层房屋,而不是所有刚性方案房屋。

  • [多选题]《钢规》7.1.5条的最后一句,摘录于下面: 当熔合线处焊缝截面边长等于或接近于最短距离s时(图7.1.5b、c、e),抗剪强度设计值应按角焊缝的强度设计值乘以0.9。 如何理解?看本条的条文说明,感觉很乱,看不明白。

  • [单选题]钢筋混凝土板上由锚板和对称配置的弯折锚筋及直锚筋共同承受剪力的预埋件,如下图所示。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30,直锚筋为4[LXL20160121_2_1.gif]12(AG=452mm2),弯折锚筋为2[LXL20160121_2_1.gif]12(Asb=226mm2)。[2008年真题] [LXL20160121_42_1.gif]
  • 当不考虑地震作用组合时,该预埋件受剪承载力设计值[V](kN),应与以下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

  • 129

  • 解析:1.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式(9.7.3)及式(9.7.2-5),直锚钢筋的受剪承载力系数: [LXL20160203_1_69.gif] ; 受剪承载力设计值: [LXL20160203_1_70.gif]。 2.根据《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0—2010)第9.7.4条,弯折锚筋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第8.3.1条规定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即: [LXL20160203_1_71.gif]。

  • [单选题]某地上16层、地下1层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如图25-29(Z)所示。房屋高度为64.2m,该建筑地下室至地上第3层的层高均为4.5m,其余各层层高均为3.9m,质量和刚度沿高度分布比较均匀,丙类建筑,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15g,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Ⅲ类场地,在规定的水平力作用下,结构底层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10%但不大于50%,地下1层顶板为上部结构的嵌固端。构件混凝土强度等级均为C40(f[XBzc.gif]=19.1N/mm2,f[XBzt.gif]=1.71N/mm2)。 [JZ634_215_1.gif]
  • 某矩形截面剪力墙平面如图25所示,该剪力墙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但未按规范、规程相关规定进行调整的弯矩计算值(M[XBzw.gif])和剪力计算值(V[XBzw.gif])如下:地上第1层底部:M[XBzw.gif]=1400kN·m、V[XBzw.gif]=270kN;地上第2层底部M[XBzw.gif]=1320kN·m、V[XBzw.gif]=250kN。试问,进行截面设计时,该剪力墙在地上第2层底部截面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M(kN·m)和剪力设计值V(kN)与下列何项数值最为接近? [JZ634_215_2.gif]

  • 1320;378

  • 解析:1.根据《高规》第3.9.2条,应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高规》表3.9.3,剪力墙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为二级。 根据《高规》第7.1.4条,地上底部两层为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 根据《高规》第7.2.6条,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墙肢截面的剪力设计值, V=η[XBzvzw.gif]V[XBzw.gif],η[XBzvzw.gif]=1.4,V=1.4×250=350kN 弯矩可不调整,M=1320kN·m,故选A。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抗震等级的确定; 2.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确定; 3.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根据强剪弱弯的要求确定剪力墙剪力和弯矩设计值。 【解题分析】 1.根据本题题干条件,该工程为16层现浇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办公楼,为丙类建筑,7度(0.15g)设防,Ⅲ类场地,按框架-剪力墙结构设计,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即可确定剪力墙抗震措施的抗震等级为二级,地上1层位于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 2.“强剪弱弯”是建筑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一个基本要求,为防止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在弯曲屈服前出现剪切破坏,在设计中通过增大剪力墙截面剪力计算值得到剪力设计值达到上述目标,不同的抗震等级采用不同的剪力增大系数。 2.根据《高规》式(7.2.10-2), [JZ634_216_2.gif] 由《高规》表3.8.2,γ[XBRE.gif]=0.85 根据《高规》第7.2.10条,由于N=6800kN>0.2f[XBzc.gif]b[XBzw.gif]h[XBzw.gif]=2387.5kN, 取N=2387.5kN,λ=2.38>2.2,取λ=2.2,A[XBzw.gif]=A, [JZ634_216_3.gif] A[XBzszh.gif]≥107mm2 根据《高规》第8.2.1条, A[XBzszh.gif]≥0.25%×200×250=125mm2>107mm2 根据《抗规》第6.5.2条,钢筋直径不宜小于[JZ634_87_1.gif]10, A[XBzszh.gif]≥78.5×2=157mm2 选B.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剪力墙斜截面抗剪的计算; 2.剪力墙斜截面抗剪的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钢筋混凝土剪力墙截面设计时,通过计算确定墙中需要配置的水平钢筋数量,防止发生剪压破坏;同时,通过构造措施(最小配筋率和分布钢筋最大间距)防止发生剪拉和斜压破坏,上述三种破坏形式均为脆性破坏。 2.作为偏压构件的剪力墙,适当的轴压力有利于提高墙体的受剪承载力,但压力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对抗剪的有利作用减小,因此,在应用《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式(7.2.10-2)时,应注意正确选用计算的轴力设计值。 3.剪力墙中水平分布筋除满足计算要求外,也必须满足构造措施要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中第8.2.1条规定了相应的水平分布筋的最小配筋率,虽然第8.2.1、7.2.17和7.2.18条中对剪力墙水平分布筋的最大间距和直径要求不作为强制性条文,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在第6.5.2条中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3.根据《高规》第7.2.7条, 剪力墙剪跨比[JZ634_217_1.gif] [JZ634_217_2.gif] 根据《高规》式(7.2.7-2), [JZ634_217_3.gif] 故选C.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剪力墙剪跨比的计算; 2.对剪力墙剪压比限制条件的理解。 【解题分析】 1.对于钢筋混凝凝土剪力墙,《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2.7条规定,当剪跨比大于2.5时, [JZ634_218_1.gif] 当剪跨比不大于2.5时, [JZ634_218_2.gif] 2.上述公式主要规定剪力墙的截面尺寸最小值,控制剪力墙名义剪应力。若剪力墙名义剪应力过高,则会在早期出现斜裂缝,抗剪钢筋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即使配置很多的抗剪钢筋,也会发生过早剪切破坏。剪跨比较小时,剪力墙剪切变形会更大,因而对名义剪应力的限制更严,规范以剪跨比2.5作为分界点。 3.要正确解答此题,还应正确理解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的计算方法和取值,尤其是计算剪跨比时内力均不调整,以反映剪力墙的实际剪跨比。 4.为了方便考生,根据各规范对h[XBzw0.gif]的规定有所不同,本题直接给出h[XBzw0.gif]。 4.根据《高规》第3.9.2条,应按8度采取抗震构造措施。 根据《高规》表3.9.3,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根据《高规》第7.1.4条,底部两层为剪力墙加强部位,第3层为相邻的上一层。 根据《高规》第7.2.14条第1款,一级抗震设计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 根据《高规》第7.2.15条,A[XBzs.gif]=1.2%×(600+300)×300=3240mm2 故选B.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剪力墙抗震等级的确定; 2.理解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和约束边缘构件的基本构造要求。 【解题分析】 1.由题干可知,本工程为钢筋混凝土框架-剪力墙结构,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3.9.2条和第3.9.3条,即可确定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一级。 2.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1.4条和第7.2.14条,确定墙肢端部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并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7.2.15条确定约束边缘构件阴影部分的最小纵筋面积。 5.根据《高规》附录B,风荷载体型系数μ[XBzs1.gif]=0.80 [JZ634_219_1.gif] 根据《荷规》表7.2.1, 风压高度变化系数[JZ634_219_2.gif] 根据《高规》第4.2.2条及其条文说明,房屋高度H=64.2m>60m 承载力设计时,w0=1.1×0.40=0.44kN/m2 根据《高规》式(4.2.1), w[XBzk.gif]=β[XBzz.gif]μ[XBzs.gif]μ[XBzz.gif]w0=1.42×1.36×1.81×0.44=1.54kN/m2 顶部w[XBzk.gif]=1.54×24.3=37.42kN/m [JZ634_219_3.gif] 【命题思路】 本题主要考查以下几个内容: 1.风荷载标准值的计算; 2.了解倾覆力矩的计算方法。 【解题分析】 1.在高层建筑结构风荷载的计算中,风荷载体型系数的确定相对较复杂,且《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和《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2不完全相同,因此,特别规定按《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确定风荷载体型系数。对于高度超过60m的建筑,根据《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第4.2.2条及其条文说明,在进行承载力设计时,应按基本风压的1.1倍采用。 2.在确定风荷载标准值后,可算得风荷载在结构底部产生的倾覆力矩。

  • [单选题]某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办公楼,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基础;承台底面埋深1.4m,管桩直径0.4m;地下水位在地表下2m。当根据土的物理指标与承载力参数之间的经验关系计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时,所需的土体极限侧阻力标准值q[XBsk.gif]、极限端阻力标准值q[XBpk.gif],均示于下图中。[2009年真题] 提示:本题按《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作答。 [LXL20160214_1_151.gif]
  • 该管桩壁厚为65mm,桩尖为敞口形式。试问,根据地质参数估算的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R[XBxa.gif](kN),最接近于下列何项数值? (  )

  • 323

  • 解析:1.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3.8条, [LXL20160215_1_35.gif];hb=2m,hb/d=2000/400=5,λ[XBzp.gif]=0.8;d1=0.4-2×0.065=0.27m; Q[XBuk.gif]=π×0.4×(50×3+20×4+60×2)+1800×[π/4(0.42-0.272)+0.8×π/4×0.272]=645kN;根据第5.2.2条,R[XBxa.gif]=Q[XBuk.gif]/2=322.5kN。 2.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第5.2.5条,R=R[XBxa.gif]+η[XBzc.gif]f[XBak.gif]A[XBzc.gif];f[XBak.gif]=(3×120+2×65)/5=98kPa;[LXL20160215_1_36.gif];R=330+0.15×98×1.314=350kN。 3.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式(5.1.1-2), [LXL20160215_1_37.gif]。 4.A项,根据《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第7.2.3条第13款,堆放场地应平整坚实,外径为 500~600mm的桩不宜超过4层,外径为 300~400mm的桩不宜超过5 层;B项,根据第7.2.2条第3款,单节桩可采用专用吊钩勾住桩两端内壁直接进行水平起吊;C项,根据第7.5.7条,静压成桩最大压桩力不得小于设计的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标准值;D项,,根据第7.4.6条第1款,桩端持力层为可塑状粉质粘土,属一般土层,应以桩端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入度为辅。

  • 考试布丁
    推荐下载科目: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机电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矿业工程) 一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港口与航道工程) 二级建造师(公共科目 公路工程) 材料员 注册安全工程师 资产评估师 注册电气工程师(供配电) 房地产经纪人协理职业资格 房地产经纪人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