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选题]经脉有表里关系的是
  • 正确答案 :B
  • 足厥阴与足少阳

  • 解析: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 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 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 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 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

  • [单选题]正气的强弱主要有关因素是
  • 正确答案 :C
  • 与精神状态有关

  • 解析: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 1.环境与发病 主要包括气候变化、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环境及社会环境等对发病的影响。 2.体质与发病 决定发病倾向。 体质强—抗病力强,不易发病;或病后易实证; 体质弱—抗病力弱,易发病;或病后易虚实夹杂、虚证。 决定对某种病邪的易感性。 决定某些疾病发生的证候类型。 3.精神状态与发病 精神状态能影响内环境的协调平衡,故能影响发病。精神状态好,情志舒畅,气机通畅,气血调和,脏腑功能旺盛,则正气强盛,邪气难以入侵,或虽受邪也易祛除。 发病类型

  • [单选题]“虚”的病机概念,主要是指
  • 正确答案 :B
  • 正气虚损

  • 解析:虚的病机:主要是指以正气亏虚为矛盾主要方面的病理反应。

  • [单选题]《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述阴阳之性是
  • 正确答案 :C
  • 阴静阳躁


  • [单选题]《素问·痹论》认为行痹是因
  • 正确答案 :A
  • 风气胜


  • [单选题]乌梅丸证的治法是
  • 正确答案 :B
  • 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 解析:乌梅丸证 【原文】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今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338) 乌梅丸证的病机是上热下寒,蛔虫内扰,故治以清上温下,安蛔止痛的乌梅丸。

  • [单选题]竹叶石膏汤证的病机特点是
  • 正确答案 :A
  • 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

  • 解析:竹叶石膏汤证 【原文】伤寒解后,虚羸少气,气逆欲吐,竹叶石膏汤主之。(397) 【释义】本条论病后余热未清,气阴两伤的证治。伤寒热病解后,气液两伤,余热未尽。因其津液损伤,不能滋养形骸,故见身体虚弱消瘦;中气不足,所以少气不足以息。加之未尽之余热内扰,胃失和降,故气逆欲吐。此条述证过简,临证还可见发热、口渴、心烦、少寐、舌红少苔、脉虚数等脉证。治宜清热和胃,益气生津。方用竹叶石膏汤。

  • [单选题]春温后期,余邪留伏阴分的热型是
  • 正确答案 :C
  • 夜热早凉


  • [单选题]下列哪一组性味的药物,作用趋向一般,属于升浮
  • 正确答案 :C
  • 辛、甘,温

  • 解析:升降沉浮:药物性能在人体内呈现的一种走向和趋向。向上向外的作用称为升浮,向下向内的作用称为沉降。 影响升降浮沉的因素 (1)药物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阴性,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

  • [单选题]草果的功效是
  • 正确答案 :A
  • 温中燥湿,除痰截疟

  • 解析:草果功效燥湿温中,除痰截疟

  • [单选题]寒痰湿浊凝滞于胸中,胸阳不振,咳唾胸痹,宜选用的药物是
  • 正确答案 :E
  • 薤白

  • 解析:  薤白   功效通气散结,行气导滞。   应用   1.胸痹心痛。为治胸痹之要药。   2.脘腹痞满胀痛,泻痢里急后重。

  • [单选题]想象的基本材料是
  • 正确答案 :C
  • 表象

  • 解析:想象是人脑中对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而创造新形象的过程。

  • [单选题]在突发事件发生期间,应由公安机关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行为是
  • 正确答案 :B
  • 散布谣言、哄抬物价、欺骗消费者


  • [单选题]肛漏手术成败的关键在于
  • 正确答案 :C
  • 正确找到内口并切开或切除


  • [单选题]可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是
  • 正确答案 :C
  • 寄生虫病

  • 解析:嗜酸性粒细胞减少见于伤寒、副伤寒、应激状态、休克、库欣综合征等。寄生虫病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 [单选题]临床表现为斑疹色红如玫瑰、脱屑如糠枇的皮肤病应为( )
  • 正确答案 :A
  • 风热疮


  • 查看原题 查看所有试题

    考试布丁
    推荐科目: 消化内科学(中级)[代码:306] 内分泌学(中级)[代码:309] 血液病学(中级)[代码:310] 核医学(中级)[代码:345] 妇幼保健(中级)[代码:364] 中医内科学(中级)[代码:315] 中医儿科学(中级)[代码:333] 中医眼科学(中级)[代码:335] 中医骨伤科学(中级)[代码:328] 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级)[代码:316]
    @2019-2025 布丁学网 www.51ksbd.net 蜀ICP备20012290号-1 川公网安备 510122020013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