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答案: C
题目:某7层住宅,层高均为3.1m,房屋高度22.3m,安全等级为二级,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C35,抗震等级三级,结构平面立面均规则。某矩形截面墙肢尺寸b[XBzw.gif]×h[XBzw.gif]=250mm×2300mm,各层截面保持不变。
解析:1. 根据《抗规》第6.4.2条及条文说明,剪力墙肢轴压比指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的轴压力设计值与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的比值。计算墙肢的轴压比时,不计入地震作用组合,但应取分项系数1.2。 [JZ635_112_6.gif] 因此选C。 【命题思路】 剪力墙墙肢轴压比计算时,轴压力的取值与框架柱不同。本题主要考查墙肢轴压比计算时轴压力设计值的取值方法。 【解题分析】 1.墙肢轴压比计算时所采用的轴压力设计值是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的轴力设计值,不计入风及地震作用组合,但应取分项系数1.2。 2.本题机读通过率32.12%。 2. 房屋高度22.3m小于24m,根据《抗规》第6.1.10条第2款,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 根据《抗规》第6.4.5条第2款,三层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根据《抗规》图6.4.5-1(a),暗柱长度不小于max(b[XBzw.gif],400)=400mm。 因此选B。 【命题思路】 本题考查考生是否掌握多层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设置方式。边缘构件是否合理设置直接影响到建筑的安全性和设计的经济性。 【解题分析】 1.剪力墙结构中边缘构件的设置方式取决于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抗震等级以及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 2.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不大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4.5-1规定的一、二、三级抗震墙及四级剪力墙,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底层墙肢底截面的轴压比大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表6.4.5-1规定的一、二、三级剪力墙,以及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相邻的上一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在以上的其他部位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3.本题机读通过率35.89%。 3. 跨高比=1000/800=1.25<2.5,《混规》公式(11.7.9-3): [JZ635_114_2.gif] 式(11.7.9-4),其中[JZ635_114_3.gif]取360MPa。 [JZ635_114_4.gif] 因此选B。 【命题思路】 剪力墙洞口连梁,当配置普通箍筋时,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均与跨高比有关。截面限制条件反映了连梁达到所需延性时能承受的最大剪压比。在实际工程中,通常都要根据受剪截面限制条件来调整连梁的截面或配筋形式。 【解题分析】 1.连梁所能承受的最大剪力设计值应取连梁受剪截面限制条件和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较小值。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时,应注意箍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JZ635_114_3.gif],其数值大于360MPa时应取360MPa。 2.本题机读通过率29.62%。
学习资料的答案和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