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床上以多长、多粗的毫针最为常用胸剑联合中点至脐中的骨度分寸是( )长25-75mm粗28-32号#
长25-75mm粗30-34号
长75-100mm粗26-28号
长75-150mm粗28-34号
长15-25mm粗28-30号5寸
6寸
7寸
8寸#
9寸
- 下列经文出自《素问·生气通天论》的有( )真人养脏汤中配伍诃子的用意是"生之本,本于阴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阴阳者,天地之道也"
"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
"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涩肠止泻#
- 关于督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为"阳脉之海"
为"气血之海"#
统率阳经
阳脉之都纲
督领全身之阳气
- 胃痛气滞血瘀型除主穴外宜配下列穴位中适宜治疗痰热惊风的处方是( )膈俞公孙#
胃俞脾俞
太冲膈俞
内庭太冲
梁门天枢大椎、太冲、百会、风池
太冲、丰隆、水沟、十宣#
神门、涌泉、印堂、中冲
合谷、丰隆、大椎、风
- 足三阳经腧穴主治病证相同的是神志病#
胃肠病
咽喉病
前阴病
胸部病
- 下列各组药物中,不属于配伍禁忌的是:( )取四神聪、神门、三阴交,配内关、丰隆治疗不寐证的川贝母与川乌
藜芦与赤芍
肉桂与赤石脂
水银与砒霜
硫黄与厚朴#肝脾失调
痰热内扰#
心肾不交
心胆气虚
心脾两虚
- 黄疸的形成与下列哪些脏腑有密切关系急性腹泻病人,治法以肝#
胆#
脾#
胃#
肺疏调肠胃气机为主
清热止泻为主
除湿导滞,通调腑气为主#
调和脾胃为主
清肝补脾为主黄疸的形成与肺关系不密切。
- 阵发性瘙痒,遇风触冷瘙痒加剧,食欲不振,脉细弱,舌淡、苔白,宜选用的腧穴有针灸治疗小儿遗尿,常选用的耳穴是曲池#
肾俞
血海#
脾俞#
膈俞#肾、膀胱、皮质下、尿道#
脾、肺、膀胱、三焦
脾、肺、肾、尿道
脾、肺、膀胱
- 今日因事与人争吵时突感头晕,站立不住,面赤如醉,舌体颤动,是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动风的证候。多因肝肾之阴久亏,肝阳失潜而暴发。临床表现为,语言蹇涩,手足麻木,舌强不语,舌红苔白或腻
- 痿证的辨证要点是妊娠呕吐伴眩晕重者,可在基本方基础上再加辨阴阳、气血
辨外感内伤
辨脏腑经络
辨虚实、脏腑、病位#
辨经络、脏腑、气血百会、气海
百会、风池#
太冲、期门
神门、心俞
三阴交、丰隆百会、风池能清
- 手、足三阳经在头部的分布规律是( )用于治疗癫痫、精神失常、鼻病的头穴线为( )阳明在前,少阳在后
太阳在前,阳明在侧,太阳在后
阳明在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太阳在前,阳明在侧,少阳在侧,太阳在后,头、身部均如
- 泻心汤主治( )芍药、五味子在小青龙汤中属吐血#
便血
衄血#
咯血
崩漏下血佐助药
引经药
佐制药#
调和药
反佐药
- 下列腧穴中,孕妇应禁针的是( )治疗癃闭,针刺中极穴宜采用( )曲池
肩井#
肩贞
大椎
足三里向左或右斜刺
向上斜刺
向下平刺
直刺、深刺
浅刺不留针#
- 下列各项中,除( )外,都能治疗血热内扰型崩漏三阴交
期门
大敦
行间
隐白#隐白适用于气血不足证。
- 关于呕吐的临床特点,正确的是下列各穴,属于手太阳小肠经的腧穴是:餐后立即呕吐多见于幽门梗阻
晨起呕吐多见于早期妊娠#
呕吐发酵食物提示胃潴留#
颅内高压呈喷射性呕吐#
呕吐物为咖啡渣样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曲泽
尺
- 手少阳三焦经的原穴是( )采用活动标志取穴法的穴位有阳池#
中渚
外关
支沟
关冲劳宫#
少府#
听宫#
曲池#
环跳
-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其生理病理的中心是以脐为标志,脐窝中央取神阙穴,属于何种腧穴定位法精
气血
经络
五脏#
六腑固定标志定位法#
活动标志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
简便定位法
横指同身寸定位法
- 胃脘胀满,攻痛连胁,嗳气频频,或兼呕逆酸苦,苔薄白,脉沉弦,其治疗取穴当选( )取足太阴脾经穴、足阳明胃经穴为主
取足厥阴肝经穴、足少阴肾经穴为主
取背俞穴、任脉经穴为主
取足阳明胃经穴、任脉经穴为主
取足厥阴
- 在额部,当两眉头之间的腧穴是攒竹
太阳
鱼腰
印堂#
当阳
- 患者逐渐出现肢体痿软无力,以下肢为重,麻木不仁,小便赤涩,舌红,苔黄腻,脉濡数。在主穴基础上,应加用的腧穴是( )雷火针灸属于( )脾俞、胃俞
肝俞、肾俞
尺泽、大椎
肝俞、肾俞
阴陵泉、中极#间接灸
直接灸
艾卷灸
- 以下哪项不是太阴病证的临床表现中药剂量的含义是腹满而吐
大便泄泻
食则吐蛔#
时腹自痛
四肢欠温单味药的成人一日量#
方剂中每味药之间的比较分量,即相对剂量#
中药中毒的药量
每付药的剂量
单人每付药的平均剂量
- 黄土汤由哪些药物组成( )常用治鼻塞鼻渊的药物是灶中黄土、黄芩、阿胶#
当归、附子、人参
干地黄、白术#
附子、甘草#
干姜、半夏辛夷#
白芷#
苍耳子#
细辛#
升麻
- 《灵枢·营卫生会》所述,"老人不夜暝"的主要机理是( )下列方剂中重用生姜的是气血衰#
营卫之行不失其常
肌肉枯,气道清#
五脏之气相搏#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小建中汤
吴茱萸汤#
实脾散
健脾丸
温经汤
- 高热是指体温超过治疗小儿麻痹症足外翻,宜配用( )37 ℃
38 ℃
39 ℃#
40 ℃
41 ℃悬钟、三阴交
三阴交、太溪#
悬钟、昆仑
丘墟、昆仑
昆仑、太溪
- 寒邪袭于肌表遏制阳气,出现恶寒发热无汗者称为表寒实证#
表寒虚证
虚寒证
中寒证
里寒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