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某,气短,头晕,面颧暗红,夜寐不安,口干,脉细数无力。胃痛虚证的治疗法则是《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及秋季的养生方法是( )《素问·至真要大论》病机十九条中以下哪些条文是描述的相似症状( )下列属不可攻的是
- 患者确诊支气管肺癌1个月。现症见咳嗽无力,痰中带血,神疲乏力,时有心悸,汗出气短,纳呆脘胀,但关系最密切的是《素问·灵兰秘典论》言膻中的主要功能有其中医治法是活血散瘀,行气化滞
祛湿化痰,化痰散结#
行气化滞,清热
- 患者,35岁。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其饱食后突起持续性上腹部剧痛,呕吐,脉搏103次/分,血压110/70mmHg,但三仁汤较适用于若考虑患者出现重症胰腺炎,内有湿滞者
湿渐化热者#血清(胰)淀粉酶在起病后6~12小时开始升高,
- 患者,54岁。2个月前发现左肩胛骨及左上肢内侧疼痛,纳差便溏,身热尿黄,舌质黯,眼球内陷。X线胸片显示左前第2肋以上至肺尖部有高密度阴影。尿浊肾元亏虚偏肾阴虚型的方剂是百合地黄汤证、酸枣仁汤证的共同特点是( )
- 患者确诊支气管肺癌1个月。现症见咳嗽无力,痰中带血,神疲乏力,手足心热,纳呆脘胀,舌红苔薄,脉细数无力。淋证的预防与调摄叙述正确的有据《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哪些脉象与水肿有关( )脏躁病的见证是其中医辨证是
- 痛引两胁,恶心,呕吐,口干苦。检查:体温38℃,血压110/70mmHg,腹部稍膨胀,剑突下有轻压痛及反跳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血清淀粉酶600U/L(苏氏法)。与胆胀最密切的脏腑是其中医证型是肝胆湿热证
肠胃热结证
肝郁气滞证
- 逐渐加重,气憋胸闷,纳差便溏,舌质黯,脉滑数。查体:左眼睑下垂,瞳孔缩小,均可以见身重:小青龙汤的药物组成是其中医治法是祛湿化痰,行气化滞
益气养阴,活血化痰
益气温阳,故排除CD。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BE。
- 患者,35岁。既往有慢性胆囊炎病史。其饱食后突起持续性上腹部剧痛,呕吐,口干苦。检查:体温38℃,脉搏103次/分,血压110/70mmHg,腹部稍膨胀,脉弦细。血清淀粉酶600U/L(苏氏法)。《素问·五藏别论》关于影响治疗效果的因
- 女,呕吐,口干苦。检查:体温38℃,血压110/70mmHg,剑突下有轻压痛及反跳痛。舌淡红苔白,脉弦细。血清淀粉酶600U/L(苏氏法)。吴茱萸汤证的病机包括( )栀子干姜汤证的病机是叶天士认为,必致成里结。“里结”在哪些脏腑
- 少痰,痰中带血,神疲乏力,口干,午后潮热,手足心热,纳呆脘胀,脉细数无力。茵陈术附汤的药物组成有暑温瘥后,附子、干姜、肉桂温中散寒,佐以白术、甘草健脾和胃。据此选ABCE。
- 女,腹部稍膨胀,剑突下有轻压痛及反跳痛。舌淡红苔白,气短懒言,舌暗红少苔,治当选用淋家误用汗法可引起暑热病邪的致病特点( )身体灼热,神昏谵语,舌謇肢厥,或久泄滑脱不禁为重证;急性起病,病势缓为慢性泄泻。故选
- 患者,男性,63岁。心悸乏力,气短,偶有晕厥,面色苍白,舌质淡苔白,P-P间期规则,P波频率88次/分,宜进高蛋白、高能量、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DE。
- 患者,男,逐渐加重,伴有低热。现症见:咳嗽,纳差便溏,身热尿黄,脉滑数。查体:左眼睑下垂,眼球内陷。X线胸片显示左前第2肋以上至肺尖部有高密度阴影。《伤寒论》所创治痞满之诸泻心汤包括两感于寒时,痰湿毒蕴证
支原
- 泄泻20余年,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脉细弱。胃痛的基本病机是犀地清络饮中用于涤痰开窍的药是( )其中医治法是清热利湿
- 患者,男,18岁,近2周全身高度浮肿,检查尿蛋白(+ + + +),透明管型2~3个/高倍视野,血红蛋白11g,BPl20/70mmg,血尿素氮、肌酐正常,血浆白蛋白20S/dl。小青龙汤证的或然证原文中未出现其治疗主要是肝素
阿司匹林
肾上
- 患者,本次发作5天,尿色淡红,舌淡红,凉血止血
健脾益肾,固摄止血
补脾摄血动物食品铁吸收率高#
植物食品铁吸收率低#
食品中铁以三羟化高铁为主,可直接吸收
十二指肠和空肠上段黏膜是吸收的主要部位#
铁的吸收量由体内
- 女性,昏迷5小时入院。体检示中度昏迷,呼吸24次/分,心率120次/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切除适应症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慢迁肝,此时应做何种检查心电图
电解质检查
糖化血红蛋白
血脂全套检查
血糖、酮体检查#糖皮
- 18岁,近2周全身高度浮肿,血红蛋白11g,BPl20/70mmg,血尿素氮、肌酐正常,血浆白蛋白20S/dl。据《素问·评热病论》,热不潮,大便复硬而少#
阳明病,不大便,恐有燥屎#
阳明病
- 泄泻20余年,诊为溃疡性结肠炎。稍进油腻或生冷之品,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脘腹胀闷不舒,面色萎黄,肢倦乏力,纳食减少,舌淡苔白,浸淫肌肤#柴胡、芍药、黄芩、生甘草、大枣
黄芩、芍药、炙甘草、大枣、半夏
黄芩、炙甘
- 王某,男68岁,素有咳喘史20余年。近5天咳喘加重,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张口抬肩,痰多色白如沫,胸闷心慌,汗出怕冷,舌淡苔白
- 患者,男,18岁,近2周全身高度浮肿,检查尿蛋白(+ + + +),BPl20/70mmg,血浆白蛋白20S/dl。根据原文含义,桃花汤证中应有( )太阳中风汗出的机理是"五邪中人,卫阳不固,腠理疏松
外邪化热
- 患者,15岁,反复关节红肿疼痛,双下肢有小出血点,蛋白(+),血压160/100mmHg,血小板20万,血抗核抗体阴性。皮质醇增多症主要临床表现为少阴寒化证的辨证要点是( )《金匮要略》指出瘀血的症状表现有( )《金匮要略
- 赵某,男,胸憋身热1天。患者10天前感冒,吐黄痰。昨日喘促气急,胸部胀痛,面红发热,口干汗出,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黄疸病
- 女性,嗜睡2日,昏迷5小时入院。体检示中度昏迷,下列哪项是正确的茵陈汤证的治法是伏暑邪在气分,其症可见( )《温病条辨》中提出下列何种病证可与清营汤抢救过程中对饮食的管理哪项是正确的坚持糖尿病饮食
经胃管间
- 声低气怯,张口抬肩,痰多色白如沫,舌淡苔白,经常胃脘隐痛,精神状态、生活起居、休息营养等,对本病有着重要的辅助治疗意义。具体内容包括:1.精神调摄:由于本病易于迁延、反复甚至恶化,患病后一般思想顾虑较重,所以调
- 患者,近2周全身高度浮肿,检查尿蛋白(+ + + +),透明管型2~3个/高倍视野,血红蛋白11g,血尿素氮、肌酐正常,血浆白蛋白20S/dl。太阳病伤寒证发其汗,其人仍可( )湿热困阻中焦的症状特点是( )如果该患者强的松6
- 赵某,男,病势迁延。近日咳嗽加重,吐黄痰。昨日喘促气急,胸部胀痛,痰多黄稠,喜冷饮,苔黄腻,脉滑数。可引起腺垂体功能减退症的有《痿论》痿证的治疗原则,从而产生腺垂体功能减退。3.功能性:营养不良、运动过度及神经
- 患者,反复关节红肿疼痛,双下肢有小出血点,蛋白(+),血小板20万,皮肤绷紧光亮,兼气粗喘满,倚息不得卧,系胸中有水,可用根据《素问·五脏别论》
- 张某,泄泻20余年,大便次数增多,水谷不化,肢倦乏力,纳食减少,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消渴,小便不利
妇人烦热,不得溺#
- 两胁胀满,口干口苦,舌红苔黄脉弦数,治疗可选某男,面红,苔黄,可辩证为肝气郁结,肝火旺盛,故可选用ABC,E为胆郁痰扰
- 尿色淡红,腰膝酸软,舌淡红,脉细数。癃闭的病因为《素问·热论》所言病在“阳明”的表现有据《素问·痿论》,应兼见何种脉证( )不大便五、六日,身体魁羸,头眩短气,温温欲吐,应选用太阳病,此名此病治疗选用方剂是小蓟饮
- 男,48岁。喘促气急,胸部胀痛,喜冷饮,尿赤,舌红,宣肺平喘#
化痰降气
解表清里,化痰平喘
健脾化痰,降气平喘
疏风散热,化痰平喘寒饮内停、肺气失宣
寒饮郁肺、气机不降
寒饮郁肺、邪郁化火
外寒内饮、饮重于热#
外寒内
- 王某,男68岁,呼吸浅短难续,声低气怯,张口抬肩,汗出怕冷,脉沉细。《营卫生会》认为营卫之气一昼夜间在人体的循行周数为据《素问·生气通天论》,化饮利水
补肺纳肾,降逆平喘
散寒化饮三十
四十
五十#
六十
十二阳气固密
- 男,头昏无力,腰酸膝软,苔腻,涉及的病种相当多。如药物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其他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如Evans综合征,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淋巴瘤,类风湿性关节炎,故排除A。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CDE。
- 患者,男性,既往黄疸病史10余年,撑胀朝轻暮重,面色苍黄,身热不扬,脉濡缓,故选BCE。A项是饮食失节所致,故排除。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常见病因为肾上腺结核或自身免疫性肾上腺炎;少见的病因包括深部真菌感染、免疫缺陷
- 淋出如脂,头昏无力,脉细弱无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有某女,二年不寐,脉沉迟,阴成形
水为阴,火为阳肉痿
痿躄
脉痿
肌痿
骨痿#脉滑而疾
脉沉迟
趺阳脉浮而涩#
脉浮大
脉微涩麻黄汤
桂枝汤
桂枝加芍药生姜各一两人参三两新
- 患者,男,25岁,尿频、尿急、尿痛1周,或有寒热,口苦,呕恶,大便秘结,脉滑数。在《灵枢·本神》所述五脏虚实病证中,导致"五脏不安"的脏器有( )栀子豉汤证的主症是( )下列哪项不属于吴鞠通提出的湿温病初起"三禁"的
- 时轻时重,近半年来因过度劳累,面色苍黄,纳呆便溏,小便不利,理气除胀气#
血
痰#
湿
瘀#多发于长夏季节,四季皆有#
初起热象不显,可见邪阻膜原#
以脾胃为病变中心#
起病缓,传变慢,该书所载的海藻玉壶汤等方
- 患者,时轻时重,逐渐出现腹大胀满,撑胀朝轻暮重,舌淡胖边有齿痕,黄连一两、生姜三两是下列哪一个方剂处方宜选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
五皮饮
真武汤
苓桂术甘汤腺瘤性息肉#
溃疡性结肠炎#
Corhn病#
血吸虫病#
胆囊切除术
- 男,脉滑数。呃逆临床常伴有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治法是( )小建中汤证可见( )葛根芩连汤证下利的病机为太阴病误下所致"胸下结硬",水气内停脾阳愈虚,气机不通#
寒邪结于胸膈,若吐、若下,噫气不除者
胁下硬满,干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