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治疗囊虫病可选用绦虫病,幼虫蕴于皮肤肌腠之间,形成囊虫结节常夹有使君子散
肥儿丸
囊虫丸#
干芜散#
驱绦汤风
痰#
湿
寒
瘀#使君子散、肥儿丸为治疗蛔虫病的方剂;驱绦汤治疗肠绦虫病的;只有囊虫丸和干芜散治疗囊虫
- 患儿,出生32天。面目皮肤发黄,色泽晦暗,持久不退,腹胀,全身散在瘀斑,大便溏薄,舌有瘀点,苔黄。下列药物除哪项外均可选用柴胡、郁金
枳壳、丹参
桃仁、当归
大黄、芒硝#
赤芍、丹皮本证大便溏薄,故不宜用大黄、芒硝。
- 属于小儿胃炎中医证候的是母乳中含有促进婴儿脑发育的重要物质,包括乳食积滞#
寒气犯胃#
胃内积热#
肝气犯胃#
脾胃虚寒#鞘磷脂
卵磷脂#
必需氨基酸#
乳糖#
牛磺酸#
- 患儿,3岁。每次发热体温在38.5℃以上时,即有抽风,一般一次发烧只抽一次。其证候是看指纹的适用年龄为风热动风#
气营两燔
邪陷心肝
湿热疫毒
惊恐惊风1岁以内
3岁以内#
1~3岁
1~6岁
3~6岁婴幼儿发热以外感尤其是外
- 小儿何时头项仍软弱下垂为头项软小儿急惊风的主要病机是2个月左右
4个月左右
6个月左右
1岁左右#
2岁左右外感风邪
肝阳上亢
痰热生风
土虚木亢#
阴虚风动考查急惊风的病因病机。小儿肤薄神怯,气血末充,为纯阳之体,肝
- 小儿夜啼的特点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有以下哪个特点白天能安静入睡#
每夜定时啼哭#
夜啼时哭时止#
啼哭伴发热
啼哭伴吐泻呈地方性流行
人是唯一的传染源#
新生儿也易患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流行时,仅
- 下列哪些是桂枝芍药知母汤的主治证候( )肢节疼痛#
脚肿如脱#
肌肤甲错
头眩短气#
温温欲吐#
- 小儿体重的意义为反映营养情况#
给药时计算药量#
输液时计算液量#
反映家族发育情况
判断遗传病的标准
- 下列有清热通便功效的方剂是( )茵陈蒿汤#
栀子柏皮汤
麻黄连轺赤小豆汤
麻子仁丸#
抵当汤#
- 风疹的治疗原则是乌梅丸证的治法是疏风清热#
清热燥湿
清热凉血
养阴润肺
补中益气清上温下,安蛔止痛#
寒温并用,健脾止利
清上温下,安蛔止呕
寒温并用,和胃消痞
寒温并用,健脾除湿风疹的治疗原则是疏风清热。多数患
- 下列不适用大承气汤的病证有潮热,不大便五六日,甚至十余日,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潮热,腹满痛
阳明病,谵语,发潮热,脉滑而疾#
- 人工喂养4Kg的婴儿,每日需喂鲜牛乳、加糖、加喂温开水的数量应为为预防风湿热的复发,每3~4周肌注青霉素1次,持续应用:440ml、24g、160ml#
560ml、28g、240ml
560ml、45g、80ml
600ml、30g、200ml
600ml、48g、300ml
- 临床上患者因邪热内盛,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出现手足厥冷。其病机为现在通行的《素问》是以何书为蓝本阳损及阴
阴损及阳
阴盛格阳
阳盛格阴#
阴阳偏盛《黄帝内经太素》
《甲乙经》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 尿路感染的确诊条件是有外阴不洁史
小便频数
发热
腰痛
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其菌落定量>105/ml#对尿路感染的诊断而言,中段尿细菌培养阳性是确诊的最可靠依据。
- 正确的是( )反映营养情况#
给药时计算药量#
输液时计算液量#
反映家族发育情况
判断遗传病的标准<2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10次,其中气管支气管炎≧2次、肺炎喘嗽≧3次
2~5岁小儿,每年呼吸道感染≧12次,其中气管支
- 过敏性紫癜可归属于以下哪些范畴( )血淋
葡萄疫#
紫癜风#
肌衄#
血证#
- 一次癫痫发作,或虽有间歇期,但意识不能恢复,反复发作持续多少分钟以上者称为癫痫持续状态太阳温病的辨证要点是( )3
5
15
30#
60发热#
恶寒
头痛
口渴#
脉浮数#癫痫持续状态是指一次癫痫发作持续时间长达30分钟以
- 患儿出生后24~48小时内出现呕吐,吐物为黏液样,一般情况好。最可能的诊断是水痘的发病年龄是羊水吞入#
先天性肥厚性幽门狭窄
食管裂孔疝
肠麻痹
肠套叠6个月以下
儿童时期任何年龄皆可发,1~4岁多见#
3~5岁
1~6岁
- 据《素问·至真要大论》,扶助人体阳气的治法包括( )白虎加人参汤证的治法是( )逸者行之
劳者温之#
燥者濡之
损者温之#
结者散之苦寒清热
辛寒清热#
滋阴清热
益气生津#
益气养血
- 下列不属于厌食的常见病因的是( )下列哪些方剂可用于治疗寒疝( )他病伤脾
喂养不当
先天不足
情志失调
脾肾阴虚#厚朴七物汤
当归生姜羊肉汤#
大柴胡汤
大乌头煎#
乌头桂枝汤#
- 出生5d新生儿,两天来拒奶,不哭、少动。体检∶皮温低(重度低体温),面颊、四肢皮肤暗红色,僵硬。为使患儿复温,最适宜的方法是《素问·血气形志篇》中“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每小时提高0.5~1℃#
在一般病室中,自
- 面黄少华,唇口色淡,大便溏薄,舌质淡红,肺卫失宣
肺脾两虚,邪毒留恋心肺
肺胃#
肺脾
脾胃
肝胆面黄少华,畏风自汗,舌质淡红,气血不足,故选之。
- 患儿,4岁。突然出现全身肢体抽搐,伴神志丧失,持续约5分钟,自行缓解。发病前呕吐1次,为胃内容物。无发热,大便稀溏。查大便常规:未见红、白细胞。查脑电图:可见棘、尖慢波,呈爆发现象。既往曾因感冒高热惊厥3次。其
- 参附龙牡救逆汤适用于肺炎喘嗽那个证型可用于幼年型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的药物有邪陷厥阴
肺脾气虚
心阳虚衰#
痰热闭肺
痰浊闭肺肠溶性阿司匹林#
萘普生#
甲基泼尼松#
柳氮磺胺吡啶#
甲氨蝶呤#
- 手法为达到“深透”需做到:持久、有力、均匀与下列哪首方剂既能治疗支饮,又能治疗溢饮连续
节律
柔和#
技巧
善变木防己汤
葶苈大枣泻肺汤
苓甘五味姜辛汤
小青龙汤#
大青龙汤
- 患儿,2岁。因上呼吸道感染和肺炎住院3次,近1周腹泻,时而呕吐。查体∶发育营养差,皮肤有湿疹,有阳明证
阳明病,面合色赤
腹满不减,减不足言#
阳明病,不能食
阳明病,心下硬满
- 麻疹合并肺炎的患儿应隔离至出疹后下列哪些是根据季节和流行地区可选择接种的疫苗3天
5天
7天
10天#
14天卡介苗
腮腺炎疫苗#
百-白-破混合制剂
麻疹减毒疫苗
甲肝疫苗#
- 治疗痰湿咳嗽可选方关于牙齿发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二陈汤#
涤痰汤
桑杏汤
清金化痰汤
小青龙汤#与骨骼的发育完全平行#
恒牙骨化从胎儿开始#
两副牙齿萌出的顺序不一致
乳牙萌出顺序存在较大个体差异#
恒牙骨化从幼
- 漂洗所属的炮制方法是《灵枢·天年》指出,三十岁人的动态特点是修治
水制#
火制
水火共制
其他制法好坐
好疾行
好徐行#
好奔跑
好走
- 患儿,咳毕有回声,咳时涕泪俱出,剧则呕吐,眼睑浮肿,舌质红,苔薄净。治疗应首选桑菊饮
三拗汤
麻杏石甘汤
桑白皮汤
沙参麦冬汤#患儿病程日久,分析证候,佐以化痰止咳,方选沙参麦冬汤。
- 患儿,2岁。受惊吓后,神志不清,抽风,大便色青,熄风定惊
清气凉营,熄风开窍
清心开窍,平肝熄风
清热化湿,解毒熄风
镇惊安神,治宜镇惊安神、平肝熄风。汗证虚证多表现为肺卫不固、营卫失调、气阴亏虚
- 味觉发育的关键时期是小儿舌苔黄腻,常主2~3个月
3~4个月
4~5个月#
5~6个月
6~7个月寒湿
湿热#
瘀血
积食#
痰饮苔黄腻为湿热内蕴,或乳食内停。
- 气滞血瘀腹痛的临床特点是卫气营血辨证的意义是( )疼痛拒按
痛处喜暖
脘腹胀满
腹痛绵绵
痛如锥剌#明确病变深浅层次#
确定证候类型#
分析病机#
观察病邪感受的途径
为确定正确的治法提供依据#气滞血瘀腹痛因瘀血
- 小儿出生后一直为母乳喂养,到2个月时母乳不够首先考虑添加苓桂术甘汤证临床表现是( )奶糕
炼乳
普通牛奶
配方奶粉#
酸奶脐下动悸,吐涎沫而癫眩
卒呕吐,心下痞,眩悸
胸胁支满#
心下痞坚
目眩#
- 下列病证中,易出现内陷心肝变证的是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的内容,"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是胎黄#
硬肿症
水肿#
肺炎喘嗽#
佝偻病温补肾阳#
健脾祛湿
辛温解表
滋阴补肾
益气养阴
- 麻疹多流行于阿胶黄芩汤的作用( )春夏季节
冬春季节#
春秋季节
秋冬季节
夏秋季节润肺#
清肠#
清热#
止血#
养胃
- 2岁。生后反复患肺炎、腹泻及革兰阴性菌败血症。其血清IgG2/L(200mg/d1),IgA700mg/L(70mg/d1),lgM600mg/L(60mg/d1),骨髓找到浆细胞,细胞免疫功能测定均正常。最可能的诊断为患者因身劳汗出,常衣里冷湿,
- 口疳是由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的心脏受累可有下列哪些变化心火上炎#
肝血不足
阳气虚衰
肺气失宣
脾气虚弱急性发热期可出现心尖部收缩期杂音,心音遥远,心律失常和心脏扩大#
发热末期可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包炎
- 患儿,20个月。壮热不退,昼轻夜重,唇干赤裂,肌肤斑疹,舌质红绛,状如草莓。其治法是《金匮要略》论中风,邪在于经可见益气养阴
清解余热
辛凉透表
清气凉营#
清解暑热肌肤不仁
即重不胜#
口吐涎
舌即难言
喁僻不遂证属
- 8个月婴儿体重6.5kg,身长65cm,头围44cm,能爬,肌张力正常,乳牙未萌出,应诊断为呆小病
小头畸形
发育正常
营养不良#
佝偻病